10月29日傍晚,的一则通报让不少人放下了手里的外卖——要在当地时间10月30日,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韩国釜山见面了。这个消息一出来,我朋友圈里的新闻同行秒发状态,网友们也立刻把“釜山会晤”刷上了微博热搜。
作为曾经跑过外交口的记者,我太清楚元首见面的分量。当天例行记者会上,发言人郭嘉昆说得直白:“元首外交是中美关系的‘定盘星’,这次要聊的都是‘根子上的事’——中美关系的战略性、长远性问题,还有双方都关心的大事。”这话不是虚的,就拿我身边的例子说,我表妹做中美跨境电商,昨天还跟我吐槽“物流成本忽高忽低”;我大学同学在环保组织工作,天天念叨“中美不联手,气候变化没法推进”。你看,俩国家的对话,直接连着普通人的日子。
晚上刷微博,看到网友们的讨论特别接地气。上海的@小夏做外贸 说:“盼了三个月!要是贸易政策稳点,我这个月就能多招两个客服。”北京的@小林爱环保 留言:“求聊气候变化!我上周刚去张家口做了风电调研,就等中美带头干。”就连我重庆老家的张婶,都给我发微信:“电视上播了会晤的事,我跟你叔说,中美和咱们买菜都踏实。”你瞧,不管是做生意的、搞公益的,还是退休在家的,大家都在盼着这场见面能“有干货”。
今天跟一位跑了二十年外交的老记者吃饭,他夹着菜跟我说:“中美之间不是没矛盾,但只要愿意坐下来,就没解不开的结。这次选在APEC期间见面,正好借着亚太合作的劲儿,说不定能给关系‘松松绑’。”我觉得他说得对——有时候,“愿意谈”比“谈成什么”更重要,尤其是在当下这个“黑天鹅”乱飞的世界里。
现在距离会晤只剩不到24小时,釜山的街头已经挂起了中美两国国旗,新闻里在播会晤场地的布置,网友群里还在猜“会不会发表联合声明”。其实不管结果如何,我们都该期待这场对话——它不仅是中美两国的事,更是给全球吃了一颗“定心丸”。
明天这个时候,釜山的风里应该会飘着桂花香,也会飘着全世界的目光。我们等着,看这场“釜山之约”能不能给中美关系添点“热乎气”,给咱们普通人的日子,多加点“稳当劲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