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1日一早,COMEX黄金期货冲至4374美元/盎司的历史新高,现货黄金也跟着涨了2.48%——朋友圈里不少人晒起黄金收益,咱武汉有位80后博导,早在五年前就悄悄开启了“黄金定投计划”,如今最高一笔收益快翻了四倍。

余教授是武汉某高校的博导,2020年起,每年从年终奖里“抠”出一笔钱,固定买100克银行投资金条。“2022年买的时候才387一克,两根50克的金条花了3万8;今年4月再买,同样100克要7万2,每克涨到728块。”他翻出手机银行截图,笑着说,最早买的那批现在收益快四倍,就算今年4月买的,也涨了60%。

为啥选黄金?余教授的理由很实在:2019年换了复地东湖国际的大户型,刚好赶上房价回调,虽然心态稳,但也开始琢磨“财产怎么放才踏实”。工作忙得连备课都要熬夜,根本没时间研究股票、基金,“身边朋友炒股票基金的,不少都亏了,干脆买黄金——手机上点几下就成,还能强制储蓄,不然年终奖说不定就花没了”。

文章插图

就算今年金价一路涨,他还是继续买:“国际地缘政治紧张,美联储要降息,这些都是黄金涨的原因,但对我来说,更重要的是‘坚持’——看平均收益,心态得稳。”

不止是教授,现在买黄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。《2025中国金饰零售市场洞察》显示,18-24岁群体的金饰拥有率从37%跃升到62%,不少人买的是1-3克的小物件:大三的梁同学爱买转运珠手链,“串上挂件好看,一两克才几千块,相当于攒钱”;刚工作两年的小赵买首饰,“既能搭衣服,又算给自己存了点‘小金库’”。对年轻人来说,黄金早不是中老年人的“压箱底”,而是“悦己”和“储蓄”的结合体——好看、实用,还能“攒点钱”。

但热闹背后,专家的提醒得听进去。经济学家盘和林说,现在黄金投机气氛太浓,普通人“玩不赢”国外资本和央行,现阶段最好别碰;就算要配置,优先选黄金ETF或期货,别买工费高的首饰,“首饰变现难,工费还占了不少成本,根本不保值”。武汉钱币收藏专家杜爱国也提醒年轻人:别为了“赶时髦”冲动消费,“工费高、价格波动大,要是为了买黄金变成‘月光’,那就本末倒置了”。

文章插图

余教授说,他会继续定投,“只要金价没明显拐点,就坚持下去”;年轻人买黄金,图的是“好看又能攒”——黄金的玩法变了,但核心没变:不管是投资还是消费,得理性。赚四倍的背后,是五年的坚持;而年轻人的“悦己攒钱”,也得是“不冲动”的快乐。毕竟,黄金再“香”,也得是“适合自己”的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