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5日的大连,海风裹着咸湿的味道钻进衣领。福建舰的甲板上,“18”舷号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的手轻轻抚过舰艏的国旗——这是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母正式入列的日子。“同志们,辛苦了!”他的声音透过海风传到每一名官兵耳中,身后的大海浪涛翻涌,像在回应新时代的“深蓝梦想”。而这,只是琼粤之行的“开篇序章”。
从大连到三亚,两个小时的飞行,的目光从“国之重器”转向“开放前沿”。6日上午,海南自贸港建设指挥部的会议室里,他翻开进度表,指尖停在“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”那一行:“落地率多少?企业反馈怎么样?”末了,他放下笔:“自贸港不是‘政策洼地’,是‘制度高地’。要把二十届四中全会的精神落进每一项改革里,让‘开放’真正成为海南的‘底气’。”窗外的三亚湾,货轮正驶向南海深处,像自贸港的越走越宽。
离开海南,的脚步踏进粤东的革命老区。7日下午的梅州纪念园,松柏森森。他整了整衣领,缓步走到铜像前,献上花篮,深深鞠躬。“叶帅是梅州的根,也是党的根,”他对随行人员说,“革命老区的‘红色记忆’不能丢,要让孩子们知道,今天的日子是怎么来的。”走出纪念园,沿着田埂走十分钟,南福金柚园的清香扑面而来。果农李阿婆攥着两个柚子凑过来:“,尝个鲜!这是今年的新果!”接过,果皮上的绒毛蹭得指尖发痒:“甜吗?”“甜!每亩能收三千斤,比去年多五百斤!”旁边的农技员插话:“我们用了‘有机肥+矮化密植’技术,不仅产量高,糖分还多两个点!”蹲下来,摸了摸树底下的黑土:“乡村振兴,就是要让土地‘生金’,让老百姓的腰包跟着鼓起来。”风里飘着柚子香,混着泥土的腥气,像老区的日子,越来越有滋味。
8日上午的广州,琶洲会展中心的科技创新展像一本“未来字典”。站在一台工业机器人前,看它精准地拧着螺丝。“这台机能替代多少工人?”“能省30%人力,提50%效率!”研发人员的眼睛亮得像灯泡。点头:“科技创新要‘接地气’,不能关起门搞‘实验室论文’。要把‘成果’写在工厂的生产线、农村的田埂上。”随后的省委汇报会上,他强调:“广东是改革开放的‘桥头堡’,要继续敢闯敢试。用‘深化改革’破局,用‘高质量发展’开路,当好新时代的‘先锋’。”窗外的广州塔闪着银灰的光,像这座城市的创新精神,永远向上。
调研的最后一天,的行程从“发展”转向“民生”。9日下午的广州体育馆,掌声像潮水般涌来。他接见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代表——有社区广场舞队的队长,有乡村篮球教练,还有特教学校的残障儿童体育老师。“群众体育是‘全民健身’的根,”他握着一位教练的手,“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摸球拍,让每个老人都能在小区打太极。”随后,他会见国际奥委会考文垂和终身名誉巴赫:“全运会是中国体育的‘大派对’,不仅要拼金牌,更要拼‘全民健康’的氛围。”当晚,全运会开幕式的烟花在夜空绽放,“中国红”照亮了整个体育场。走上台,声音洪亮:“我宣布,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!”台下的欢呼声响彻云霄,像民生的欢歌,越唱越响。
五天行程,从航母甲板到金柚果园,从自贸港会议室到科技创新展,的脚步串起了“国计”与“民生”的生动坐标。福建舰的甲板上,藏着“强国”的底气;海南自贸港的进度表里,写着“开放”的决心;梅州的金柚园里,飘着“民生”的温度;广州的科创展上,闪着“未来”的光;全运会的烟花里,燃着“全民”的热情。这些坐标,像星星一样散落在琼粤大地,而的行程,就是把它们串起来的“线”——让我们看见,所谓“发展”,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数字,而是果农手里的甜柚子、研发人员眼里的光、运动员赛场上的汗;所谓“强国”,从来不是遥远的目标,而是每一步都踩在“为民”的土地上,每一个决策都贴着“人心”的温度。
夜已深,广州的路灯亮了。的行程结束了,但琼粤大地上的故事还在继续:福建舰的官兵在甲板上训练,海南的企业家在谈新合作,梅州的果农在给柚子套袋,广州的研发人员在改图纸,全运会的运动员在赛场上冲刺。这些故事,像细碎的星光,照亮了新时代的天空。而的琼粤之行,就是告诉我们: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——当“航母梦”照进现实,当“自贸港”走向世界,当“金柚子”变成“金疙瘩”,当“机器人”走进工厂,当“全运会”的烟花绽放,我们读懂了:最好的“家国同频”,不过是“国”的每一步,都踩着“家”的心跳;“家”的每一声笑,都映着“国”的模样。